|
|
|||||||||||||||||||
|
|
|||||
尹钟龙的三星市场竞争观 | |||||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7-1-30 | |||||
今天,三星很好的销售利润,我们没有庆祝,因为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危机。 我们的危机意识有两个方面:一是由于经营环境变化太快,三星的业绩也许会逐年下降;二是虽然我们每年的销售额在增长,收益很大,但是五年十年之后会是什么样,我们根本无法想象。 如果不看那么远,五年耗尽30%的钱,十年之后就全部耗尽了。与过去的五年十年的变化相比,未来的变化将会更快,我们该如何去做准备? 骄傲就像瞎子看不清未来 世界瞬息万变,竞争非常激烈,如果没有危机意识,危机明天就可能找上门来。我们要适应发展的潮流,而骄傲就像瞎子,看不清未来。 在数字时代,要讲究速度和智慧。而资源、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。 我们的经营资源是人、技术、信息和时间。在流通中,必须缩短时间,时间就是金钱,所以要强调速度。另外,经营者要具有超人的智慧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。 在工作中,需要重视三个方面,即产品、经营产品的方式、人员和组织。我经常跟技术、人事、财务等部门的人员交谈,每月都进行一两个小时的沟通,对公司三五年的战略进行细微的调整。我对整个信息网进行了调整,使它能够最快地发挥效益。 对于中长期规划,主要是基于未来的投资,加大研发投入。我们对研发的投入约为整个销售收入的5%,目前达到了8%。 未雨绸缪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不做准备,可能十年之后就会出现你根本无法想象的技术,没有做好准备的公司(包括三星电子)都会破产或衰退。但核心技术投资的准确性非常低,过去的成功率是20—30%,未来的成功率也许会上升,一旦成功,就是大的成功。以三星为例,即使是为两三年之后的技术做投资,其成功率也只能达到70—80%。原因是,要么是市场没有了,要么是技术改变了,与其说是失败,不如说是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,导致技术不能商品化。 我现在最怕的是公司在发展中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。如何应对未来的变化,决策是非常困难的。 核心技术是不败秘诀 如果问我五年或者十年之后三星做什么,我会说,第一、第二、第三,都是继续开发核心技术。这就是我的工作。 我们的企业计划,尤其是中长期计划,是与技术开发计划紧密联系的,没有技术背景的新事业是不可能成功的。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就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,依靠人才,不断创新,坚持不懈地追求核心技术。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,我们仍在不断地招揽优秀人才,加大研发方面的投资。 每个时代都有变革点,每个变革点都是由技术革新引发的。如何为迎接这种变革点做准备,其结果将大不相同,所以技术很重要。比如,最初,我觉得录像机和DVD的整个方案是好的,是发展趋势,很受消费者青睐,我决定在这方面加大研发力度。反对者很多,他们有自己的想法。现在看来,我是对的。 但是,并非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获得企业的成功。实际上,有些高技术产品是应用最尖端的核心技术生产出来的,也有一些是利用成熟技术生产出来的,还有一些纯粹是依靠创意开发出来的,这得根据公司的规模而不同。三星的目标是怎样开发出有创意的产品,赚取更多的钱。 35年前,三星电子白手起家,既没有人,也没有技术。不用说核心技术,连应用技术、产品设计技术都没有,而是从组装技术开始的,然后有了产品设计技术,再后才有产品核心技术。不只是企业发展,国家的发展也一样,英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是这样的,后来超过英国的美国和德国也是这样的,之后的日本亦如此,都是以50年为周期。韩国要超过日本需要这样,中国也如此。 作为竞争对手,中国发展得太快,让我们害怕。我们与中国企业过度竞争是没有前途的。竞争得流鼻血了,流一点时就得想办法,别等到流了一大摊再想办法。 诺基亚害怕三星 我们以前犯了一个错误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在中国销售产品不是很多,我们在北京机场和市内设立了四五个广告牌,还在世界最大的几个机场内的手推车上做了三星广告,结果很多人误以为三星是制造手推车的公司。 低端产品无益于提高品牌形象。三星电子在美国市场苦战二三十年,是因为以低端的产品、低价格在低端市场上销售造成的。 进入数字时代后,我们迎来了变革点,为成为高端品牌做了很多准备,效果却不明显。于是,我们决定放弃所有的低端产品,2001年停止了与沃尔玛的合作,把三星产品从沃尔玛全线撤出。三星手机的成功就是因为放弃低端产品,只做中高端产品。 在世界手机市场上,70%是低端产品,30%是中高端产品。我们做投丝赡茏坏角放菩蜗笠不崾艿剿鸷Γ妥?0%的中高端市场。如果市场不发生大的混乱,我们将会超过诺基亚。诺基亚的老总时常跟我开玩笑说:“你就专做中高端市场吧,不要跑到低端市场上跟我们竞争。” 同样,电视机、电冰箱等产品也是放弃低端,只做高端。2005年,我们将放弃平面显示屏、显示器,这对提高品牌形象大有裨益。 为了提高品牌形象,我们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即从1999年开始成为奥运会TOP赞助商。李健熙会长比较关心体育赞助,所以我们选择赞助奥运会。 1998年,我们用在奥运会上的钱非常多,占到全年支出成本的1%。那时我们非常困难,尽量少花钱多办事。如今,奥运会赞助和广告投入一年的费用约为400—500亿韩元,大大超出了我们的年度预算。好的是,我们的移动通信等产品在奥运会上都用得上。 我先后参加了4届奥运会和两届亚运会的火炬接力。一个CEO去参加火炬接力是非常可笑的,但是我们的对外宣传部门说,如果我去跑,媒体宣传会非常多,宣传效果就会达到要花几百万美元所达到的效果,所以每次我都去跑500米。 编者点评: 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,产品不断更新,要想更好的在市场中立足,没有好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,真是难上加难。所以,我们要时刻有一种危机感,不要被一时的成功而冲昏头脑,随时了解市场发展方向,更好的在市场变化中谋求发展。 |
|||||
|
|||||
文章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管理登录 | | ||||||
|